![]() 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江苏省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 宿迁市五一劳动奖章 宿迁市文明单位 |
“春到上塘”一文,是1981年3月4日发表在《人民日报》第三版上的长篇通讯,报道了上塘公社(后改为上塘镇)自1978年承包到户以来的农村变化。因为西南岗很穷,上塘更穷,文章发表时,我还在王集公社(后改为天岗湖乡),当时看了“春到上塘”并没多在意,更不会想到复杂的政治背景,只是知道上塘镇上了《人民日报》只是宣传而已。
说来也巧,昨天刚看完《中国民生60年》一书,到西南岗的几个乡镇站去检查工作,因时间宽余,顺便到上塘镇垫湖村参观了“春到上塘”纪念馆。经看图片、听讲解才知道,垫湖村是上塘镇大包干的发源地。上塘镇是泗洪县西南岗地区8个乡镇之一,历史上曾因为穷而出名。1978年,“穷的不能再穷”的上塘公社垫湖大队干群冒着巨大政治风险,毅然分田到户,实行大包干。比十一届三中全会早101天,比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978年12月下旬大包干早90多天。
1981年《人民日报》以“春到上塘”为题,报道了上塘人“敢为天下先”的改革精神。1978年垫湖村在承包过程中,遇到干扰、阻挠和压制,新华社记者对垫湖村进行秘密采访,以7000字篇幅,详实反映了上塘改革遇到的重重困难,并在《内参》发表。在听讲解同时,我想起《中国民生60年》一书记述“张浩事件”:1979年甘肃档案局干部张浩回河南洛阳老家探亲,看到包产到组,分地分牲口。他以激烈的措词给《人民日报》写信,说:三级所有、队为基础搞了二十几年,群众已习惯。现在搞包产到组,包产到户,是倒退,不得人心……。时任国务院副总理、主管全国农业的王任重,从《人民日报》一篇社论的送审样上看到华国峰批示,批示批评农村中闹分队的现象。王任重立即于3月14日给《人民日报》总编辑胡绩伟写了一封信,指出要稳定三级所有、队为基础,决不能倒退回去,并且要《人民日报》站出来说话。
上塘镇垫湖村、凤阳小岗村、甘肃“张浩事件”都诠释了当年包与不包、前进与倒退的思想较量。如今的上塘镇垫湖村发生翻天复地的变化。回眸历史或许才是最好的回答。60年间,中国民生变革历经的磨难和阵痛以及勇往直前的坚实步伐,上塘镇垫湖村也值得回眸。
苏一鸣
![]() |
中国泗洪 泗洪风情网 运输信息网 |
版权所有:江苏泗洪汽车运输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:苏ICP备12006949号-1 您是本站的: 位访客 当前在线 人 今日访问IP: 总共访问IP: 最佳效果:1024*768分辨率/建议使用微软公司浏览器IE6.0以上 旧版登陆 |